深圳纵横集团有限公司
shenzhen zongheng group co,ltd
“瞪羚计划”是光明新区推出的重要改革创新举措。2015年以来,光明新区坚持问题导向和成果导向,围绕市委改革部署,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构建本地区域创新体系,光明将改革目光聚焦于高成长性中小企业,率先提出实施“瞪羚计划”。
光明新区当前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战略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以生产制造型企业为主的企业结构在当前经济新常态的整体背景下存在着增长乏力的隐忧。与此同时,新区企业内生性不足、根植性不强、土地资源紧缺等问题,也成为新区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的掣肘,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此背景之下,盘活“存量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地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潜力,成为未来推动新区经济增长的一大重要抓手。为此,光明新区及时启动实施“瞪羚计划”,通过培育和支持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发展前景好的“瞪羚”企业发展,并依托其强劲的增长能力,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快速高质增长。“瞪羚计划”的实施,对进一步提升光明新区在深圳、珠三角、乃至全国的战略地位,积极承接国家省市改革、创新试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举措得当
“瞪羚”企业成“双创”生力军
好的改革举措要落地生根,就要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发力,才能牵动改革的“牛鼻子”。光明新区改革办负责人表示,很多区域性企业扶持政策更多地关注龙头企业发展,但事实上,高成长性中小企业才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和创新创业的生力军。
为推动“瞪羚计划”改革创新举措实施,光明新区充分借力国家智库,完善新区创新创业发展顶层设计。光明新区与北京长城战略研究所签订5年合作协议。目前,该研究所在对新区高成长性企业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光明新区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深圳光明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为切实推动光明新区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新区的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理论先导。
与此同时,光明新区聚焦政策资源,推动辖区创新创业元素聚集。光明新区大力支持辖区众创空间创建,目前,已认定各类众创空间9家。同时,借助新区已经出台的扶持政策资源,如新区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8项实施细则、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与奖励办法、优秀人才奖评选奖励试行办法等相关政策,加大对新区创新创业元素的扶持。
此外,光明新区积极推动“瞪羚”企业进行新区和市级有关研发投入、上市培育、创客活动等资助项目的申报。目前,三利谱光电、优特利电源、得润电子、帝显电子等7家“瞪羚”企业已通过审批获得光明新区2016年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资助,资助金额共450万元。深圳市柳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底挂牌新三板,成功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助推企业持续高速发展。
据悉,从2015年开始,光明新区经济发展促进中心联合北京长城战略研究所,通过2013年-2015年复合增长率比较,遴选了新区20家高成长性企业作为样本进行深入分析和调研。
光明新区辖区企业三利谱光电便是样本企业之一,该企业在偏光片研发、生产和销售领域精耕细作,经过几年发展,现已成长为国内偏光片行业最优秀的凯发k8555的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成为国内行业的“隐形冠军”。
参与光明新区“瞪羚”企业调研的一位专家表示,此次调研发现,新区有不少企业是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为深圳核心企业如华为、中兴等配套,“这种细分领域的行业冠军聚集在光明新区,比较有特色。”
为改革支招
重点发力创新要素集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研究本土“瞪羚”企业发展脉络的同时,光明新区将目光投向北上广及深圳的兄弟区,通过对其他地区“瞪羚”企业及相关扶持政策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改革意见。
光明新区改革办提出,北上广等地“瞪羚”企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大。因此光明新区实施“瞪羚计划”要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企业融资能力、加大人才引培力度、加大创新要素投入等方面着手。
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发展,企业的成长路径不再拘泥于线性,更多呈现出指数级增长。企业依次经历创业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龙”企业四个阶段。光明新区改革办建议,光明新区要培育出更多的“瞪羚”企业,并推动其向“独角兽”企业和“龙”企业阶段发展,就需要在创业承载能力方面,着力打造众创基地。依托创业基地推出一体化创业支撑服务,引导金融机构、法律服务机构等凯发k8娱乐真人平台的合作伙伴,为入驻众创空间的创业者提供人才、法务、金融等支撑服务。
同时,在“独角兽”企业挖掘方面,新区改革办建议关注传统产业颠覆中出现的“独角兽”。目前,制造业正在经历蜕变式的转型升级,开始与互联网、服务业企业携手合作,跨界与融合成为重要趋势。需要培育传统行业的创新者,树立本地典型“独角兽”企业,示范引领区域其他企业。
改革成效显著
“瞪羚”企业快速发展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光明新区这一重点改革举措取得了一系列改革创新成果。依托“瞪羚”企业强劲的增长能力,切实带动了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高质增长。
光明新区“瞪羚计划”自2015年开展以来,逐步走向深入,并显现出显著成效,新区“瞪羚”企业集群呈现出强势增长的态势。“瞪羚计划”入选企业数量明显增加,2015年入围企业52家,2016年入围企业80家,数量增长53.8%。
同时,光明新区“瞪羚”企业发展质量优异。按照筛选标准,综合考虑企业发展实际情况,新区拟推选帝显电子、江浩电子、电连技术等11家企业为新区2016年度的“瞪羚企业”。这11家企业2015年实现总产值89.10亿元,相较于2014年总产值(68.37亿元)同比增长30.32%。2016年上半年实现总产值达41.16亿元,相较于2015年上半年总产值同比增长15.22%,其中9家企业产值均有增长,其同比增长率平均达22%,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此外,光明新区“瞪羚”企业发展速度较快,11家企业2012年-2015年复合增长率达24.26%,其中有3家企业近三年收入复合增速超过30%。
具有强大创新能力是“瞪羚”企业的典型特征,11家企业中有10家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4家企业还同时拥有市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11家企业均注重技术研发和成果创新,平均拥有专利授权44.3项,其中有2家企业获得专利授权超过100项。
名词解释
“瞪羚”企业
“瞪羚”企业是银行对成长性好、具有跳跃式发展态势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一种通称。“瞪羚”是一种善于跳跃和奔跑的羚羊,业界通常将高成长中小企业形象地称为“瞪羚”企业。